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重要论述,十分深刻地阐明了目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特征,同时也指明了新时代我们党所担负的伟大历史使命。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普通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我们实现了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回顾历史🍅👨🦽,我们理所应当有这样的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而言,要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𓀈,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就必须深刻把握“强起来”的实质内涵,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数量之强与质量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将蛋糕做大的数量之强,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则必须注重发展的质量之强🎳🔡。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和规模扩张型向质量和效益提升型的根本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关键,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可靠、持久的基础之上。
经济之强与生态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必须补生态文明建设之课,走绿色发展之路👮🏻♀️。我国人均资源严重短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但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单位GDP创造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真正能够“强起来”💇🏿♂️🟩,我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花大力气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让中国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物质之强与精神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注重的是物质财富的创造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则更应注重精神财富的创造和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文化兴则国运兴,精神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精神强大是国家强大的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样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亟须通过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培养起成熟的大国心态。与民族复兴相适应的大国心态,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形成的,也不可能随着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它需要培育与涵养⚔️🤽🏼♀️,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以理性的精神进行反思和重建,从而奠定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国内之强与国际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眼光向内🧋🍨,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在注重国内建设的同时,还要更多将眼光朝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势必要更多地走出去🌰,更多地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更多地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4️⃣、提出中国方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种负责任大国,绝不是要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搞霸权主义🚵🏼,而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共同建设人类的美好家园👲🏿。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强起来”的阶段,既是我们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我们的目标,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山巅,各种不可预测的复杂因素也将增多𓀊,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将越大。
我们曾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中国近代走过的艰难历程,而在当下,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守主义、逆全球化倾向沉渣泛起。为此,我们必须“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增强全民族清醒感、紧迫感👉🏻、危机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韧劲🚖,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继续融入国际潮流🦸🏼↙️,使中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