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历史上✭🔷,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大会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必须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才能深入理解和把握。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集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讲,坚持从实际出发需要把握三个要点🔒:一是客观真实性。就是要能够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包括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二是事物全面性。实际有大有小,有全局有局部,有现象有本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全面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尤为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三是发展变动性。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后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的矛盾仍在不断变化。因此☆,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必须密切关注和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和认识社会主要矛盾阶段性转化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同志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可以看到,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确实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处在中等收入阶段🦹🏼♂️,还有4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实体经济还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阶段性特征,反映在主要矛盾上就是:一方面👩🦼,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和进入小康社会以后👩🏼💼,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通过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是我们党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
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们党就是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科学制定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和路线的◀️。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根据1956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后来我们党经过深入研究🔄,将这个重大的理论表述提炼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意义非常重大🕐。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而且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只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才能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今天,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就要认识到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因此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在学习领会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时,必须把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问题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的问题统一起来思考和研究,把“变”和“不变”这两个论断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
所谓“不变”,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因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完成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只要这个任务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没有结束,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就不会改变。
所谓“变”📗,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或者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分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一穷二白”的时候是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后是初级阶段👨👦🙅🏿♂️,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奔小康”是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还是初级阶段。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于是↘️,中国是不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摆到我们面前。党的十七大在肯定“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的同时🟠,提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日益明显♥︎,党的十九大深入分析今天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有利于更好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利于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有利于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认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事关对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事关科学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