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鸣开户

沐鸣开户网站xml地图


  • 当前位置: 团委首页 >> 党团要闻 >> 正文

    大科考!聚焦“亚洲水塔”!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7-08-21 00:16:46

    19日下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暨河湖源科考在拉萨正式启动,这也是继今年6月在藏北展开江湖源科考后的又一重大科考行动,科考地主要集中在西藏的阿里地区🐺🙁。

    科考目光从中华水塔亚洲水塔

    江湖源科考聚焦中华水塔不同的是,这次河湖源更多聚焦亚洲水塔👨🏿‍🎓。

    亚洲水塔指的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第三极,有众多的高山山脉👨‍💻,分布着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群🕴🏻↩️,滋润了数量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此次考察地点就将以亚洲水塔为核心,包括雅鲁藏布江的源头杰玛央宗冰川、纳木那尼冰川等。

    河湖源冰川与环境变化考察队队长 邬光剑:

    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这次科考的目的就是要在雅江源头杰玛央宗冰川的末端,建立一个大本营🐕‍🦺,详细观测冰川物质平衡。还有对冰川融水以及雅江上游的径流进行观测,确认一下全球变暖背景对冰川的相应变化。

    专家认为🌵🤱🏿,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极强烈的地区,变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青藏高原超常变暖正在影响亚洲水塔和生态屏障的安全,开展此次科考的目的就是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提供科技支撑。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姚檀栋:

    亚洲水塔这么重要,但气候变暖对亚洲水塔很有威胁。它是怎么个威胁法,过程是什么👩🏻‍🦱,以后会怎么变化?只有通过考察研究🤥,才能提出以后的应对方案。

    河湖源考察将继续使用无人机、无人船和科学实验卫星等新技术手段采集数据🦴。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科考💽,为阿里地区建立国家公园和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我国曾在上世纪进行第一次科考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第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涵盖地质构造、古生物、地球物理🦻🏼、气候与动植物研究等50多个专业🤹🏼,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研究中的诸多空白。

    近年来,青藏高原资源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需要通过综合科学考察提出应对方案。如果说第一次综合科考是一场大发现科考🎭,那么19日启动的第二次综合科考则重在观察变化1️⃣。

    此次科考将持续五到十年,除了此前刚刚结束的江湖源科考,还确定了河湖源🌵、中巴走廊、南亚通道等重点考察区域。

    首轮江湖源科考取得多项成果

    在刚刚结束的江湖源科考中,四支科考队在两个月里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包括钻取了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目前最长的湖芯🧑‍⚕️;获取了色林错湖的最新水量♠️;钻取4根唐古拉山脉的冰芯,在藏北发现了超级化石群和最古老的高原内部人类定居区等。

    色林错湖年增水量8亿立方米

    通过湖泊测量与水文分析🐨,科学家发现,从2005年到2017年,色林错湖年均入湖径流量22亿立方米🪬,年增水量8亿立方米🧑🏻‍🦼‍➡️,是青藏高原扩张最快的湖泊,2009年左右成长为西藏第一大湖。目前湖面面积已达2381平方公里,湖水总容量630亿立方米,相较于1976340亿立方米的容量,相当于增加了将近一个三峡水库的水量🩶。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 姚檀栋:

    扩张的原因🛌🏽,我们以前认为是降水🤹🏼‍♂️,现在看来是冰川融化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湖是稳定地在扩张,而且会越来越大,我们完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建国家公园是应对这个挑战最好的方式和保障。

    湖芯和冰芯🕣®️,是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密码🏢🙌🏼,记录着青藏高原过去数千年乃至几十万年的气候环境变化🤵🏻‍♀️。在色林错湖畔大营⬅️,湖泊与水文科考队用一个月时间钻取了两根湖芯,最长的10米,这也是目前我国科学家在色林错钻取的最长湖芯,它的年代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而在唐古拉山冰川海拔5650米的冰芯钻取点👩🏽‍🎓,科考队克服冰裂隙和冰湖等重重困难🧏🏿,钻取了4根冰芯。科考还发现了最丰富的地球冰川景观与状态稳定的普若岗日冰原。

    藏北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

    此外,科学家们还在藏北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20多处,遗址年代为距今1.5万年到6千年左右🚴🏼‍♂️,出土了大量夹砂陶片🦸、打制石器和石制品。说明人类一直在这个土地上不断地耕耘,不断地生息。

    江湖源科考发现高原最大化石群 记录青藏高原环境演化史

    在此前江湖源科考中的另一重大发现是🐯,古生态与古环境考察队在藏北双湖县、班戈县、尼玛县等地,发现的青藏高原上迄今已知的化石数量最多👩🏽‍🚀、材料保存最好🙀、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化石群落📝。

    在江湖源科考中🪰💆🏻‍♀️,科考人员在藏北的伦坡拉盆地和尼玛盆地等地,共采集到500多块化石标本,包含鱼类、哺乳动物、鸟类🏬、昆虫🦠、大型植物等不同的生物类型。年代在距今1800万年到5000万年🚨。

    此次发现距今2500万年的西藏始攀鲈化石🚲,还有棕榈树叶等,说明那个时候的藏北还属于温暖潮湿的低地🧾,享受着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拉萨部展厅里展出的是这几年在阿里地区札达盆地陆续发现的动物化石,不少是冰期动物的代表。如距今370万年的披毛犀📈,距今500万年的布氏豹头骨、距今500万年的札达三趾马。而819日启动的河湖源科考,科学家们将前往阿里札达盆地继续去寻找古生物化石。

        CopyRight ©2004-2016 沐鸣开户团委  设计与维护🧛🏿:团委
        文明北校区⛓️‍💥:茂名市文明北路232号大院(邮编👨‍🏫:525000)
        水东湾新城校区👩🏿‍🍳:茂名市电白区沙院镇海城路五路1号(邮编:525027)
        联系电话:0668-2920156 联系邮箱:maozhiyuantuanwei@126.com

    团委公众微信号
    茂职院招生微信号
    沐鸣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