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是空军的主战机种之一
它具有航程远🙇🏼、载弹量大、突击力强等特点
人民空军战略转型建设步伐加快
飞得更远、打得更准🙍♂️、战斗力更强
建军90周年之际
央视推出系列报道《中国军队》
今天为您揭秘“空中战神”轰-6K 🗯!

这是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师组织的一场远海突防突击训练👩🚒,一架架国产轰-6K战机依次滑出,呼啸升空,组成大机群编队,向数千公里外的陌生目标区域隐蔽突进。

“进入雷达预警范围👉🏻。”
“下降高度,准备超低空突防。”
“明白,转速76,下降。”

面对“敌”导弹拦截和雷达搜索,轰炸机群随即从万米高度下降至百米低空,分多路超低空飞行,依托地形规避“敌”雷达搜索,快速机动至某陌生海域,实施海上超低空突防🏃🏻🕺。

经过20多分钟的海上超低空飞行,战机准时占领发射阵位🙋🏼♀️,成功对目标实施精准轰炸。
“截获目标👩🏻🏫✊🏻。”
“10秒发射,投下🕉。”

2016年5月,轰炸机部队参加一次防区外精确打击演练,即将展开时⛹🏿,发射空域的天气突然变坏,狂风骤起🛫、风沙肆虐🛤,临近导弹发射的最低条件👨🔧。但打仗不可能选择天气,机组决定:上!

飞行员驾驶战机准时升空,直奔发射空域👆🏼。此时一片雷暴团正向航线移动🙆🏿♀️,与导弹到达目标的时间基本重合🧑🏿🌾。综合天气情况和装备作战性能后,机组立即调整航线👨🏼,进行超低空隐蔽突防🤼♀️🧙♂️。
“1号导弹准备👨🏽💻,目标43🧯,发射。”

经过长距离超低空飞行,战机成功突破“敌”数道防线,精确摧毁数百公里外的预定目标,创下了该型导弹复杂条件下命中新纪录。
2015年3月30日,是注定要载入空军史册的一天🤹🏼♀️🌤,两架轰-6k战机组成的编队飞越巴士海峡,奉命执行空军首次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任务🐷🙆🏿♀️。
长时间的海上飞行,不可控因素多、风险系数高,茫茫大海上又没有地标参考,导航定位全靠技术设备还有飞行员的经验🚣🏻♂️。但是,他们一次次顺利完成任务👨🏼🦳🔏!

为突破体系作战的能力瓶颈,他们围绕海上作战轰炸机作用发挥👇🏿、不同机型多个战术编队间指挥协同等重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创新多套战法🧝、数十种突击方案☂️🧑🏻🔬,填补了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南部战区空军轰炸航空兵某团副参谋长 姚志坤🦃:
祖国利益拓展到哪里,军人的担当就必须延伸到哪里。为了攻克远海训练这个堡垒,实现从近海到远海的跨越💹,我们组织骨干积极探索海上训练模式改革,先后攻克了远海作战情报👩🏼🦱、气象保障、通信保障等10多个难题👨🏽🔬。
还记得中国空军官方微博2016年7月发布的这张照片吗?

“战神”轰—6K南海战斗巡航飞越黄岩岛上空的照片,网友纷纷点赞,直呼提气🦶🏻、给力👩🚒。

南部战区空军轰炸航空兵某团团长 刘锐🈶: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是回想起来,尤其是当我看到这张照片以后,我还是会非常激动🚾,不仅仅是因为我能够参加这样一次任务💈,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南海🧑🏭,在我们的领海,在我们的国土上行使我们的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在履行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

如今,中国空军已实现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不过,驾驶战机遭遇复杂突变的海上气象,对于飞行员来说🫗,更是技术、毅力和胆识的考验📺。但是机组一次次成功摆脱气象困境🎐,完成岛礁巡航任务。

南部战区空军轰炸航空兵某团飞行员 冯强:
每当我驾驶新型轰炸机翱翔在祖国南海,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明白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我们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轰炸机部队因其战略威慑打击特性🧏🏽♀️🤾♂️,成为大国博弈背后的支撑。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在轰-6的基础上改进研发出了轰-6F、轰-6M、轰-6H等多种改进机型⚫️。
在轰-6H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轰-6K战机,被誉为“空中战神”。具备远程奔袭、大区域巡逻、防区外打击能力✈️👩🦽,飞的更远,打击的范围更大、打击精度和信息化程度更高。也是我空军部队向战略空军转型的标志性装备之一。

自列装以来🦹🏼♀️,“战神”轰-6K成为中国空军最受瞩目的明星机型之一,在常态化远海远洋训练🏌🏼♀️✏️,突防突击👨🏽🚀、海空联合演习等数十项重大任务中屡创佳绩,一系列成果的取得,标志着轰-6K战机实战化能力不断提升,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体系空战的拳头力量。
作为全军首支装备轰—6K的部队,在一无新机教材😡,二无改装经验的情况下🍕,飞行员攻坚克难、敢闯敢试,3个月就顺利完成首飞任务🏷。在空军首次组织远海长航时训练中,他们创下入海距离最远、连续航行时间最长、航程最大等多项空军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