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多次寄语广大青年🅱️🕶。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梳理解读。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到过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澳门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许多高校👩🏿🚀,多次同青年代表座谈、向青年致信,充分显示出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视🧀。
反复强调国家和民族责任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2015年7月24日,习近平向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致贺信,强调祖国的未来属于青年,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
……
谈及青年,习近平都会紧密联系到国家和民族🤶🏻📒,都会从时代的高度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正如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长篇引用的“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青年人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习近平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青年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
习近平曾对青年学生说🧎♀️➡️:“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
不难想象,青年不但是现在的生力军,更是未来的主力军🩱。习近平反复强调青年之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深意不言而喻。
“第一粒扣子”之喻语重心长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以“穿衣服扣扣子”为喻,形象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换言之,就是要求广大青年“不忘初心”。
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明确指出🤶🏿,不忘“坚定跟党走”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中国政法大学主题团日活动上🧑🏽✈️,习近平深情回忆起他上初中一年级时学习穆青等撰写的焦裕禄文章的感受,说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突出的就是焦裕禄同志坚定跟党走,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的坚定理想信念🍚。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习近平指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强调,青年要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勉励青年下苦功夫求真学问
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寄语青年,习近平必谈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如弓弩🩹,才如箭镞”……习近平劝学⛲️,不厌其烦。
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便强调⚪️,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怎么学,习近平也进行了许多阐述。
首先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2016年4月26日召开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
日前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又提出,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
学习也要注重方法🤸🏿♀️,专攻博览,内化于心🎿。习近平强调🩰,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同时🆕,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也十分重要。习近平说:“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一直要求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他说,要“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就是要青年躬身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习近平强调,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
这样说,意在强调勤学的基础上还要笃行,做到知行合一🧛🏼♀️。习近平不只一次表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
中国政法大学主题团日活动上,习近平对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表示肯定。他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强调的就是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要求高校党委3个“结合”立德树人
习近平强调,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他勉励广大青年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也要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要求全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历次到高校考察,习近平都要突出强调党的高校工作🤙,先后提出许多要求。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要求☃️,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习近平强调,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次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进一步指出,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做到3个“结合”🈯️:
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